周定王十五年(公元前592年)炒股配资178论坛网,晋国执政士会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,最终决定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,避免内部分裂和纷争,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——辞去自己手中的重权。士会明白,若不及时做出改变,晋国或许会陷入内部动荡,甚至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内讧危机。于是,他决定向国君晋景公提出告老还乡的请求,辞去中军将兼执政大夫的职务。与此同时,士会推荐了一个人选——郤克,这位年轻的中军佐,因齐国对他的羞辱而心生怒火,内心早已满怀报复之心,士会认为他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起晋国未来的重担。于是,士会不顾自己及家族眼前的利益,做出了这次看似自我牺牲的选择。
晋景公自然也理解士会的用意,对他的忠诚与付出心生敬重。而对于郤克,晋景公更是感到愧疚。考虑到士会的贡献,晋景公同意了他的辞职请求,并按照士会的安排,任命郤克为新的中军将兼执政大夫,让他协助自己治理国家,成为新的晋国执政。
为了感谢士会的忠诚,晋景公不仅让士会享受了荣休,还照顾到士会家族的利益,任命士会的儿子士燮继承了范氏家族的卿位,并晋升为下军将,正式进入朝廷,以此来表彰士会的贡献。
展开剩余74%士会退休后,郤克迅速接手,开始精心筹划一项行动,那就是为自己曾经遭遇的屈辱复仇。长期以来,晋国与齐国之间一直有着同盟关系,但实际上,齐顷公背地里早已与楚国接触,准备联合楚国对付晋国,意图恢复齐国曾经的霸业。自从‘邲之战’楚国大获全胜后,楚国逐渐压制了晋国的影响力,晋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。齐顷公的野心被楚国的暗中支持所激励,而楚国则借此机会,扩大自己在中原的势力范围。
然而,就在齐顷公准备借助楚国力量挑战晋国霸权之时,天降意外。周定王十六年(前591年)春,楚国的伟大君主楚庄王突然因病去世,这无疑给晋国和齐国的复杂局势带来了新的变数。楚庄王的去世使得楚国陷入了权力真空,继任的楚共王年幼,尚无法独立处理政务,导致国内贵族的权力斗争愈发激烈。
与此同时,楚庄王去世后的楚国内部矛盾迅速加剧,王族和各大门阀间的争斗迅速爆发。尤其是屈氏家族首领屈巫(即巫臣),在与楚国的权力斗争中被排挤,最终携妻子夏姬逃往晋国。晋景公为此特意任命巫臣为刑地大夫,并给了他相当高的待遇,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了利用巫臣对楚国的了解,进一步削弱楚国的实力。
巫臣为了报复子重、子反,成功拉拢了吴国,并使吴国成为晋国的同盟国。随着晋吴联盟的形成,吴国开始崛起,对楚国展开了有效的侧翼攻击,削弱了楚国的军力。楚国在与吴国的多次交战中遭受了重创,导致其国力大幅下降。
由于楚国内部的动荡,晋国终于找到了恢复霸主地位的机会。在周定王十六年(前591年)夏,晋国的执政郤克向晋景公提出了复仇的计划。晋景公痛定思痛,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继续等待,在国内局势逐渐恢复稳定后,决定采取行动。
在对外战争的决策上,晋景公最终决定出兵伐齐。这一决定不仅是为了恢复晋国的霸主地位,更是为了警告齐顷公不再挑战晋国的权威。晋景公亲自率领晋、卫联军出征,在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,迅速逼近齐国境内。面对压力,齐顷公不得不向晋景公求和,并承诺断绝与楚国的私下联系。晋景公见好就收,宣布撤军,同时让齐国太子作为人质,以确保盟约的顺利履行。
然而,齐顷公虽然表面上屈服,但并未真正认同晋国的霸主地位。几乎没有多久,齐顷公便开始重新策划与楚国的联合,准备再次挑战晋国的霸权。两年后,周定王十八年(前589年),齐顷公发动了第二次对晋国盟友鲁、卫的进攻,企图重新夺回霸主地位。为了回应齐国的挑衅,晋景公决定亲自率领晋军出征,并将这次战役交给了郤克来指挥。
这一次,晋国与齐国的决战,最终以晋国的胜利告终,成为春秋时期最为激烈的一次大战——‘鞌之战’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加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